發表文章

一個投機者的告白(下)/ Nov 5th, 2022

  【丞相,起風了】 【當市場看好一片光明的時候,就連豬都可以飛上天】 以上說明了證券市場的趨勢通常與投資者的心理息息相關,當然作者安德烈並非用以上的言詞來說明他對證券市場的觀察,他利用一些故事與歷史事件來說明證券市場的趨勢。 貨幣政策+大眾心理=趨勢 貨幣政策影響之鉅,這兩三年來即便是升斗小民的我感受非常深,從美元的QE開始,美金開始便宜 ,資金大量往非美元地區的市場,某個程度的亞股(包括台股)都受惠,於是台股一再創新高,也引起一波波台股風潮。資金的加持加上大家的樂觀以待,許多股票的本益比都超過20倍,但投資者依舊趨之若鶩,影響老兔子我最深的竟是我長年建立的再保艙位竟因一個小道消息(大量持股陽明海運股票)而翻天。但,更諷刺的是,立志當大戶的我,一向以存股心態對待,僅出清獲利百分百的部位,其他留存的就成了今日的災難,再保險無法倖免於防疫保險之亂。 其實,當疫情升溫之後,就應該預見這風險,但心存僥倖,想著自己從來未曾在它身上栽跟斗,我的自負沒有敏感地感受投資市場的悲觀心理。美元強勢升息,貨幣政策再度發威,許多資金從台股離去,就連老大台積都快夭折,其他種小咖哀號,恰好符合趨勢。 作者不太苟同圖表等地技術分析,他認為重點在證券掌握在誰手上方式觀察重點,簡言之,大戶是誰。他定義中的固執投資者應具備著 四要素:金錢、耐心、想法與運氣 ,最終都會賺到錢,若是股市大戶亦有這些特質,他們能在市場猶疑不定時,能在春燕來臨時,激勵投資市場;降風雪時,亦能起穩定軍心的作用。 然不是所有的大戶都是固執的投資者,作者並不掩飾地嘲笑那些華爾街金童,認為他們手握著鉅額卻不能敏感地嗅出貨幣政策轉向的氣息,處於集體亢奮沒有自我想法,最後當運氣也用完之後,股市當然隨著這些大戶而崩盤。 1929經濟大蕭條,就是這樣的崩盤,那個我約略從美國小說、電影上看到的慘況,在這本書有了更清楚的描述。當一個數字大到超乎生活經驗時,數字就僅是符號。此書中有一段描述,將無法理解的天文數字轉換成一般升斗小民得以會心的計算: 123884名原本開著凱迪拉克轎車出入華爾街的人,改成徒步而行; 173397已婚男性,無力供養情婦,不得不回到元配身邊; 看到美國通用汽車的股價,從1929年時的92美元,三年後僅存4.5美元,突然感到台股也沒有那麼慘烈。 讀著他人的思想,觀照自己,便是讀書的趣味,這書讓我反覆閱讀兩三遍,雖歸類在財經

一個投機者的告白(上)

圖片
  這是一本書名與內容不太相符的書,雖名為投機,實則是作者的人生哲學在投資上的展現。他不說著數字、圖表,他寫的是散文與哲思;他不談預測股市指數,他談的是歷史與對事件發生的靈敏度;他不否定賺錢的快樂,他回憶著當身旁的人都投機失敗時,唯獨他一職獨秀時的落寞,這真是展現一種民胞物與的感受。 手上這書是增訂版,從前面五份推薦序就相當精采,五份推薦各有所得,有作者好友的用平實口吻說著他的精彩,也有著財管教授謝劍平老師學院派的推薦言,但最最跳tone的應該是蔡康永的序言,自述著混砸著小無賴與孺慕之情。雖然對蔡康永的認識總是不離小S,不得不說他的人生閱歷深度與廣度非一般人所及,用著有點調皮但相當到位地評論,說著作者老於江湖卻不帶江湖味,當我再次閱讀此書,更是覺得此言不假。 書名裡投機一詞,在中文世界裡,總是帶著負面的評價,似乎就是走著不正當渠道、帶著賭博心態的取巧行為。然在英文字典裡的定義,speculation一詞,卻是中性的語詞,是一種缺乏足夠訊息的臆測行為,另一是買買以求獲利的行為。語言在不同文化情境下有著不同的語意內涵,提供窺探文化差異的樂趣,在這個詞上或許可以有著更多的想法。 對於錢的觀念,在中華文化影響下的八股文章總是教導著學生克己復禮、安貧以樂道,但長大之後,賺錢取代成績,成了新的衡量標準,成功就是賺錢,賺大錢,賺比其他人更多錢。於是乎,一個奇怪的總統候選人喊著賺大錢,喊出了許多人的心聲,為何今日聽起來非常荒謬的口號,當年可以旋風地橫掃南台灣,這或許反映出我們對對於金錢的觀念,是矛盾的。我們吝嗇地不讓孩子知道,擁有金錢可以帶來人格獨立,卻在踏出校園後強調賺錢是一種能力,不會賺錢就是沒能力。 本書第一章就直指金錢的魅力,把一般人想談確有點羞怯或覺得俗氣的心態說出來。淡泊名利者通常都是已經擁有者的千帆看盡,沒有擁有過的人只好退而求其次追尋其他,但心裡依舊是落寞。金錢讓人有著物質享受與自由地支配時間,所以人更應該直球面對金錢,而非追著金錢跑。作者也澄清者擁有錢與賺錢的慾望不同,後者像是高漲的性慾。這倒是好理解,每次計畫出國旅行的興奮與憧憬從訂機票開始,在踏上飛機那一刻開始消退。 投機得利,就是證明自己眼光無誤,所以有遠見的戰略者方能稱得上投機家,不然就是賭徒。即便是需求創造供給論的經濟學家凱因斯,也不自持學者身分而安貧,以他獨到眼光,他在1929經濟大蕭條後,狠狠的賺上一

阿姨我不想努力了/Oct 8th, 2022

圖片
  這本書,非散文、非小說,非連貫的著作,實際上是許多莫名其妙的提問與回答的集結。 我並不熟悉這樣的風格,從八月開始斷斷續續、反反覆覆讀著,看的兩次之後,剔除一些重點低的問答,方慢慢汲取到一些作者的想法,有些頗挑戰我的養成背景。不得不佩服作者(或出版社),在提問中梳理出章節,雖然彼此不甚相關,但揮劍挑戰一些我們以為的人生哲理,劈頭第一劍就是: 唯一可靠的秘訣就是要善於投胎 。 階級地位多賴知識與習慣,尤其是後者的養成在其少年時期就可能定型,然後不知不覺地影響思考、決策與行動,這通常是還在家庭的時期,所以貴族之所以博雅,在於無經濟壓力,而農民革命長大的,或無信仰的,一無所有當然無懼所失,對於未來沒有知識(不一定來自學校教育)堆疊供想像,只有倚賴習慣著眼當下,一時豪取強奪來的,終究難以維持。以往看過一本也是對岸人民寫的,他說道公司不願聘請那些非常積極但出身貧窮的人,原因正是因為想成功無所不用其極,反而讓公司烏煙瘴氣。 這陣子國內的候選人的學歷來源被放大地檢視,在華人重學歷的風氣之下,沒有碩士學位似乎上不了臺面,作者挑戰的就是上大學很重要嗎?今日若投得好胎,父母親帶來的關係網就是很好的資源,上大學反而可有可無。上好的大學,不是個人努力成果或天資的展現,它讓人有一個機會觸及到多元甚而更高階級的人,讓人盡早有機會培養父母提供不來的關係網,除非學術研究,學校教育提供的是死知識,而真正的知識不是言傳的。要謹記的是,不是知識帶來行動,而是行動帶來知識。 第九面向說著對於現代人的苦惱,他歸納為: 絕大部分原因是缺乏體力活動 。買一塊地,挖洞種樹,重複地挖洞再種樹,有點類似極簡主義的訴求。當一個人花費體力挖個洞、再移植樹苗、澆灌、除草......等等之後,自然沒有多餘精力去煩惱名利與下一代。智慧的主要功能就是刪減,刪減不知所謂與無用訊息,心靈單一自然少憂。但,這樣的說法失之淺薄與以偏概全了,苦惱要來的時候,連買一塊地都是苦惱,更遑論挖洞與種樹。 在第十面向論著 快樂背後的隱憂,通常隱藏著極大的風險 。人要堅守著道德底線或修養武德是不易的,若不堅持或降低價值底線,會比堅守底線更獲得更多的行動自由,但同時也被所採取的手段所綁架,因為改變了遊戲規則,其他人也一同降低底線,最初底線所保障的秩序與公義就難以存續。這樣的說法,觀看最近政壇上的論文學位風波即可明瞭。用一個程序、瑕不掩瑜的瑕疵來批鬥,

大港的女兒

  最近疫情沸沸揚揚,或者說這兩年來媒體都沒什太多進展,似乎只繞著COVID-19跑,一點風吹草動在網路世界就是大風大浪。大風大浪擺盪著就是人的意不堅、心不定,此時沉穩的文字就是穩定的力量。不是維穩,是溫和而堅定的力量,撐著雜音紛擾訊息下的自己,一步步地陪著家人過日子。我寫著,也閱讀著! 許久不在實體書店買書,拜政府掉下來的禮物--藝放券,買下陳柔縉【大港的女兒】。大港,指的是高雄港,寫著不僅這個原本只有三萬多人的小港口,經過日治時期的銳變,也敘述著一個女子在時局轉變下,走出家庭,漸漸與國家發展有了聯繫。作者虛擬一個高雄王姓大家族,藉此對比主角、主角父親的人品人格,最後用八個字【亦子 亦孫、諸子不如】來解釋個人人心的妒忌牽扯上白色恐怖,導致主角父親的流亡失蹤,主角頓時遭逢巨變。 大時代的變動,每一個人被迫參與但不見得真能真正明瞭,誠如我們在這場瘟疫裡,我們躲不開卻也不知公衛決策者如何思量,每個人僅是就自己所見所聞而自抒己見。主角亦是如此,對於日治時期變成中華民國,她淡淡地說像煎魚一樣,時代一下就翻過去了;對於228那段內鬥流血,她用牛車轆轆的車輪聲取代聲嘶力竭的哭嚎;她寫著主角與蔡總統的合照裡兩個女人同樣把自信抿在嘴角,道出台灣這塊土地上出現女總統的驕傲。 女總統的出現,當真值得我們昂頭驕傲。人類歷史通常都是his story,有權力者掌有話語權,另一性別的聲音就是飄渺與無力。文中的女主角從聰慧的女兒,接受家人安排成為良妻賢母,在面對女性意識強烈的女兒時,用著一貫的堅毅態度說明是做好她的工作,經濟上與心理上支持她頭家的事業運動,名氣比不上腰桿挺直活下去重要。 這說的不就是現實狀態嗎? 腰桿挺直地活著,不就是這塊土地上幾百年來奮鬥的目標嗎? 曾經有個總統勞心費力想讓自己在未來留下歷史的定位,反倒不若每一個在此時此刻努力的個體,堅定踏實地讓每一份認真都有了昂首的未來! 文章同步 https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hare/post/1381085615

觀看疫情下的奧運開幕/July 23, 2021

  事隔13年,終於有閒情逸致認真地觀看奧運開幕。 今年的奧運開幕,沒有08年北京奧運的磅礡氣勢(但個人非常不喜歡這種機械式的表演),沒有16里約奧運的熱情豐富,今年的開幕,沒有太多觀眾的情況下,轉播倒是很注意到表演者細微的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。開幕表演,好看嗎? 見仁見智,日本知名導演北野武不客氣的批評無趣,說真的,我還被那現代舞者的詭異的表演驚嚇到。 不過,我看開幕式的的重點,不在那些絢麗或特色表演,而是從各國運動員出場,去了解一點世界上的國家,畢竟這麼多的國家能平和地群聚在一起的場合並不多。六月下旬那場G7高峰會,顧名思義就7個國家,而且美國總統與俄羅斯總統火藥味,不能參與的台灣也聞得到。這一次的開幕式,非採用一般印象中的國家的字母順序排列,而是本土化的採用日本假名發音的順序,這樣一來,台灣的出場比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早,哇!雖然出場寫著是Chineses Taipei,但大會卻是介紹台灣( たいわん)。國際局勢對台灣走到前所未有的優勢,我們自己卻是對內封殺掉2018東澳正名公投,荒謬不?聽說,對岸的轉播,聽到第104個進場大會介紹台灣一詞時,就轉播斷訊進入脫口秀,連帶著第108進場的中國也來不及報導,荒謬不? 十年前那個政府開始強調國際觀,學校單位不得不執行上面的政策,開始一堆國際教育比賽,甚至連大公子選個台北市長也把國際觀拿來當作競選政見,但何謂國際觀?人人都聽過但無法真正說出,感覺就是很厲害就是。但何謂國際觀?說真的,當時我的觀察是,那個國際認證Ma the bumbler的政府是透過提升國際觀來模糊台灣本土意識與國家的意識。那時候充斥的,台灣島意識太狹害,扁政府鎖國八年沒有國際觀,所以沒有國際競爭力,但當時政府的國際觀被拆破面具,竟只有中國觀與中國史觀。那些接受很多中國史觀的大人(官)們,最高的理想並非馬斯洛的【自我】理想的實現,而是世界大同。世界大同,就是他們的世界觀就只有一個國,想想,這種國際觀,能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嗎? 不!它只能消彌身身為人的意識,融合成08北京奧運那種氣勢磅礡的表演,每個個體的意識被至於國族之下,只是一個元件,去成就一個所謂的大同之大義。看一下世界其他各國的體制,美國有聯邦制,歐洲與非洲有各個國家聯立,然對岸卻能好幾千年以中央集權體制的形式一直改朝換代,宏觀看來,不可不謂奇蹟,我想許久以前的那種世界大同的思維根深蒂固,或許也是這

疫情時代下的轉變

  方才聽了經濟學人The  Economist一則短訊,講的是疫情過後,我們的生活能回到過去嗎? 個人不喜BBC的偏中的立場,相較之下經濟學人對資訊封閉的小兔子而言,更為親近,而對經濟學人的印象肇始於是2012年那驚天動地的評論Ma the bumbler。 我們能回到過去嗎?因為記憶偏向美好,我們才想回到過去,所以在社群或媒體上,三不五時就提起數十年前那亞洲四小龍頭的年代;緬懷在戒嚴時期,政治、社會或治安呈現的穩定美好;就連蘇軾也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,雄姿英發,羽扇綸巾,談笑間,強虜灰飛煙滅。然蘇軾並不沉浸緬懷,這闕詞後面就點出為何傷懷,在於早生白髮,而有人生如夢之慨。更直白地說,現實的我們,已經過了意氣風發或巔峰時期,所以想回到過去,想再次感受那胸中充滿驕傲恣意。 然,記憶偏向博物館般的美好,但實際生活是嗎? 亞洲四小龍頭的年代,台灣被外媒笑稱為Republic of Casino,轉瞬間股票血流成河;緬懷那穩定的美好,那是以犧牲言論、通訊、結社與行動自由......等等,換來的假象,老爸說,當年往返馬來西亞的信件,都會先被拆封檢查過;即便是疫情前很流行的出國旅行,當年未當兵的男孩子還不能呢! 同樣的,在全世界因為COVID而按下生活暫停鍵時,台灣與少數幾個國家因為有效果決的初始手段,而獨樹一格的安全。因為夢幻般美好生活,終究在五月中接軌世界,而後,一些人自我陶陶然的感覺沒了,開始緬懷過去,接下來就是激烈偏差地指責與謾罵,完全忘了,這樣的美好是多少限制換來的。 質疑著為何還要讓人入境? 家人回國不可嗎? 質疑著為何還要讓外國人入台,增加境外移入? 你家的老人家所需的外傭打哪裡來? 質疑著為何要發展疫苗? 我想當年也很多人質疑著為何要發展半導體這個陌生領域。 時間不停留,抽刀斷水水更流,外媒經濟學人比我們更了解這句話。回到初始的問題,我們還能回到疫情前之生活麼?在COVID 19之前,世界也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瘟疫,每一次都是轉機。十四世紀的黑死病,促使大航海時代,因為當時的人們發現與其留在陸地上莫名的感染傷亡,不如去海上漂流還有生存的機會;1918年西班牙流感造成的傷亡比一次世界大戰更嚴重,男丁不足情況下,女性開始到工廠工作,有了就業機會後,女性平權開始抬頭。同樣的,在這一次疫情,經濟學人也看到許多原本喜歡實體購物的民眾,開始了網購消費;人們又回到露天電影院,連同

線上學習(3)~audible books

在語言學習上,其實走了許多冤枉路,即便大學是主修外文,但中學英文與外國文學簡直是地穰天別的,一開始的西洋文學概論挫敗多少文學夢的心。更遑論中學六年英文沒朗讀幾個字的我,一開口就是笑話,若非憑著對文字喜好的堅持,轉系或許可能。這般難堪的語研習得,一直到畢業之後,反而得到解脫。      當自己可以負擔第四台費用後,有空會聽聽CNN,從一開始的不知所云,到如果有個背景知識,可以理解的6或7成,口說也常讓人以為是海歸,這樣的轉變,不在於花了多少時間,而是在找到訣竅,原來語言學習本當是聽、說、讀、寫的順序,大量的聽與讀的吸收之後方能有一點產出。或許自己是屬於聽覺型的,聽別人說在腦海落下的痕跡比閱讀更有利(詩除外),雜誌的短篇已經不符合需求,有聲書是更好的選擇。     中學時期會守著收音機聽廣播劇,聆聽有聲書帶來一種回憶的享受,不同的是,前者得看準時間、守著收音機,而今只需聯上網、無小兒之亂耳便可學習。Amazon有提供有聲書的試聽,相較博客來的僅能三分鐘試聽,外國商家顯得更大方,常可聽上一個章節。今年因為居家隔離的關係,Amazon提供免費有聲書(Audible stories)給在家悶得慌的學生一個閱讀選擇,而不在美國的我們也受惠。      為何Amazon可以這樣無償提供資源給學生們?它應是個利益導向的商業,卻免費提供類似圖書館的公共資源。可汗學院和許多線上學習庫同樣也是無償提供教育給有心人,當然為了營運開放捐款,但無償取用者眾。我不知道商業運作模式,但非常支持這般教育普及的理念,沒有對價關係更能減少社會上結構上的不均不平,至於應用與否就是個人造化問題。      造化,在我,有點兒運氣與淘氣。運氣是,我懂得利用免費資源;淘氣的是,還是愛聽著Anne of Green Gables(清秀佳人),聽著聽著,自己似乎也沒長大過,母親還是會在廣告時,端出萬惡消夜陪著一同守著電視機、守著青春期不安的自己。 文章同步於個人新聞台 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hare/post/1380378237